有迹象表明,广东省委巡视组对深圳的巡视,或许是这次深圳楼市强震的震源之一。2014年9月10日至12月5日,广东省委第三巡视组对深圳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巡视。今年1月5日,省委第三巡视组组长王传金代表巡视组作反馈,其中特别提到了深圳房地产开发的问题——土地出让和建设规划存在权力寻租空间,房地产开发商主导城市更新引发“并发症”严重。
王传金当时代表巡视组提出了三点建议,特别提到要深刻吸取许宗衡、梁道行、蒋尊玉、叶民辉等案件教训,加大警示教育力度,保持反腐高压态势,严肃查处土地出让、建设规划和工程项目等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形成强大震慑。
而此前被传接受预警及调查名单的深圳房企中,包括佳兆业在内,京基地产、荣超地产、信义地产、鸿荣源等都在深圳拥有数个城市更新项目。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深圳城市更新却已进入到第7年。在这期间,由于新增供地短缺,城市更新成为深圳城市土地供应的主流,同时也成为各大开发商竞相争夺的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深圳在建城市更新项目约100个,涉及用地约781公顷。2014年就有数个大型城市更新项目开始相继落成面市。如华润城(大冲旧改)、信义金御半山(金稻田旧改)、星河world、深业上城等。
在深圳城市更新政策进行改革后,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开发商在过去7年对更新项目进行了血腥的肉搏战。同时,深圳完全市场化的补偿标准,也让开发商在支付过高的补偿成本后,必然要向上要空间,提高容积率,不少腐败案件从此滋生。
2014年12月,深圳市规土委第一直属管理局法制科科长、规划设计科科长以及一名办事员涉嫌渎职犯罪,被深圳市人民检察院立案调查。据悉,该案件线索来源于省委巡视组,三人或在一个地产项目容积率的变更等方面存在贪腐行为。
据知情人士向新闻记者透露,此案涉及项目是位于福田CBD核心商务圈的英龙商务大厦,这三名官员曾违规将这个项目的容积率从9.8调到13.04,建筑限高从128增高到137米,增加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
看起来,在这一轮深圳官场的反腐行动下,尽管深圳市场的透明度,以及城市更新改革在全国已是表率,但离真正的法制和市场化还很远。在土地招拍挂市场外另立系统的市场化城市更新制度,权力寻租现象依然如影随形。(人民网、凤凰财经、证券时报、中国经营报综合编辑)
(原标题为:继佳兆业后,京基集团成为又一个“湿鞋”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