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深圳市发改委回复人大代表称,深圳近期暂不调整地铁票价,广受争议的深圳地铁拟涨票价事件才告一段落。而与此同期,深圳地铁多个站点打上了其自身开发的锦上花园3期的销售广告。
除了地铁运营还在卖房子的深圳地铁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它为何涨票价?结合深圳地铁近来披露的2018年年报以及此前多份年报,南方+对其做了解读。
13年间营收额扩大63倍
1998年,深圳地铁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一家市属国有独资企业。内地城市中,北京地铁1971年正式运营,在全国最早。2004年12月,深圳地铁才通车。
发展至今,深圳成为全国城市地铁密度(线路里程除以辖区面积)最高的城市。但以每万人拥有地铁里程数来排名,深圳只能排到第7名,而且运营里程也远远不如北上广。
深圳地铁官方网站公布了2007-2018年度12份年报,可见2006年至2018年13年的部分财务情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不断扩张,深圳地铁的体量急剧扩大。年报显示,2006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7969亿元,资产总额为113.2857亿元。到2018年度,深圳地铁年度营业收入已达113.48亿元,是2006年的63倍,13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1.26%;资产总额为3918.93亿元,约为2006年的35倍,13年年复合增长率为34.35%。
从13个年度净利润增长过程来看,2006至2009年深圳地铁均为亏损,亏损最多的是2007年度,达-2.81亿元,这与地铁建设大量投资有关。到2010年,净利润“转正”。到2018年度,净利润增至72.49亿。
横向比较,港铁公司2018年年度营收为539.3亿港元(按7月16日汇率,约474.42元人民币,汇率下同),约为深圳地铁同期的4.18倍;港铁公司股东应占计入投资物业重估后利润为160.08亿港元(140.82元人民币),约为深圳地铁同期净利润的1.94倍;港铁公司总资产约为2746.87亿港元(2416.41亿元人民币),约为深圳地铁资产总额的62%。早在2014年,深圳地铁资产总额首次超越港铁公司,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当时要远低于港铁公司的。
而盘点内地地铁公司年报发现,深圳地铁净利润超出第二名武汉地铁近60亿元。
根据年报,在2017年,深圳地铁利润总额 67 亿元,为全国首家在全成本核算方式下实现盈利的轨道交通运营企业。
2018年为深圳房企综合实力第二,还是第一万科的大股东
从无到有、到比肩港铁,深圳地铁过去短短21年,何以发展如此迅猛?
深圳地铁在一份年报中介绍,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投资、银行贷款、运营及资源开发收入。而轨道交通事业具有准公益性特点,决定了地铁票价不能按照成本效益的原则确定。由于地铁建设的庞大投资,造成资产折旧和贷款利息高昂,靠地铁运营和附属资源开发收入不能完全弥补支出,造成较大亏损。如果深圳地铁不能构建有效的盈利模式,需要长期依靠财政补贴,企业存在可持续性发展的风险。
即使到2018年,深圳地铁正式运营线路全年实现客运收入 39.81 亿元,在简单运营成本下运营收支还亏损 2.99 亿元。
从深圳轨道建设历史看,早期也是依赖于政府财政直接投入,到第三期建设,深圳地铁需要总投资约2500亿。如此巨额资金单靠财政资金也难以解决。深圳市政府由现金投入改为土地投入,将配套土地资源以作价出资模式注入深圳地铁。深圳地铁通过强化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产业布局和市民生活的高效协同,建立“站城一体化”“站街一体化”的TOD运行城市范例,以地铁上盖及沿线物业的升值效益反哺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实现了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从年报来来看,2007年度,深圳地铁已重视上盖物业规划与附属资源的商业经营和物业管理,当时有3个项目开展前期规划,预计建筑面积达187万平方米。到2018年度,深圳地铁累计获取12个项目土地开发权,项目规定建筑面积约450万m,分别位于前海蛇口自贸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以及福田、龙华、龙岗等重要发展区域,大部分项目均为住宅、商业、公寓、写字楼、酒店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到2018年,深圳地铁完成土地项目销售金额达130亿元,相当于同年中洲控股的销售规模,另外,深圳地铁还实现商业地产项目租金收入1.18亿元,实现地铁资源运营收入6.04亿元,为地铁建设及运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值得留意的是,年报特意强调,深圳地铁在2018年“深圳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排名”中位列第二,而排名第一的则是由其担任大股东的万科。目前,深圳地铁在建线路14条(含延长线),在建里程达到273公里,总投资超过2500亿元。深圳地铁未来的房地产开发有更大想象空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