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新闻网 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汽车商情 民生新闻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军事新闻 体育新闻
美食文化 名人动态
时事观察 政策解读
女性健康 男性健康
大型活动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
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
娱乐资讯 旅游天下 科技之窗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中华情缘 书画收藏
报料投稿 招商加盟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经济新闻 >

广州大学城:更多广东娃圆了“大学梦”

时间: 2020-02-02 02:12 作者:浙江新闻 来源:网络整理 点击:

广州大学城:更多广东娃圆了“大学梦”

15年前,像陈明奕一样,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0所高校的4万名学生迈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成为广州大学城的首批“主人”。15年后,广州大学城朝气蓬勃,已为全省培养60多万名大学生,同时还汇聚一批优异的科研人才、优秀的科研平台和优质的科研成果,有力支撑着广东的创新驱动发展。

  广州大学城位于小谷围岛。在这里,高校汇聚,科研机构、高新企业云集。 AR时光机穿梭七十年 打开南方+客户端,点击首页右上角“扫码”按钮,选择“AR扫描”对准这张图片,可打开“广东日记”视频版。

  “我被录取啦!”火热的高考招生季,广东考生陈明奕圆了“大学梦”,以优异成绩考上首年招生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

  华工广州国际校区是广州大学城二期的三大校区之一,毗邻番禺区小谷围岛,也就是自2004年9月启用至今的广州大学城。

  15年前,像陈明奕一样,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0所高校的4万名学生迈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成为广州大学城的首批“主人”。

  15年后,广州大学城朝气蓬勃,已为全省培养60多万名大学生,同时还汇聚一批优异的科研人才、优秀的科研平台和优质的科研成果,有力支撑着广东的创新驱动发展。

  “广州大学城实现校际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学科交叉,是国内大学城办得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广州大学城主要设计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何镜堂深有感触地说。

位于广州国际创新城的广州大学城,聚集了12所高校。

  江心小岛崛起一座现代化大学城

  对陆丽明来说,广州大学城是青春的记忆。

  “下课后,我们在草地上读书、到中心湖旁跑步,还畅游兄弟高校的图书馆。这是我们最难忘的大学时光。”2004年9月广州大学城建成时,陆丽明考上广州中医药大学7年临床医学专业。

  上大学,曾是一代广东人的渴望和梦想。

  改革开放后,广东的高等教育迅猛发展,但与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的速度有不小差距。直到1998年,广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8.1%,每万名同龄人中只有810人可以考上大学。

  上一代人的“大学梦”,不会在下代人身上落空。在新世纪时间节点上,在国家高教大扩招宏观政策指引下,广东进一步明确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擂响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战鼓——

  2002年2月28日,《南方日报》头版推出重磅报道,披露了省广州大学城领导小组全体成员第一次会议确定在番禺一座江心小岛——小谷围建设大学城的消息,并争取2005年首批进驻高校开始招生。

  “重新找出一大片土地作为新世纪广州高校建设的新园区,是历史交给广州市政府的使命。”在《广州城记》一书中,广州原市委书记、市长林树森回忆,2002年5月省政府下发批复文件,同意在番禺区新造镇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建设广州大学城,规划43.3平方公里。

  时间不等人,广东深知这一道理。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后劲在教育。

  2003年一开年,一次特别的现场会在小谷围召开了。也正是这次会议,确定广州大学城建成时间整整提前到次年9月1日,确保一流规划、一流设计、一流建设、一流质量,建成全国一流的大学城。

  然而,如何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建成一座非常现代化、面积达到两个原越秀区的大学城?

  与时间赛跑是唯一的答案。规划设计、征地拆迁和施工建设齐头并进。林树森透露,光是大学城的规划设计,就花费了国内外127家规划设计单位、5000多名工作人员一年多的时间,先后完成的规划设计图超过1756万张。

  19个月后,10座大学、141幢大楼、2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在小谷围岛上拔地而起。斥资330多亿元建成的广州大学城被誉为“中国最好的大学城”。

  10所入驻高校抢到“头啖汤”,办学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的土地面积、校舍面积,与五山校区相当,等于再造了一个“新华工”;星海音乐学院的办学面积从40多亩增加到285亩,“地盘”扩容7倍……

  更多广东娃在这个新城中圆了“大学梦”。据不完全统计,落成使用15年来,广州大学城为广东输出近60万大学毕业生,向社会输送一批批高素质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正值暑假,广州大学城学生纷纷离校,游客却络绎不绝。在大学城里工作、生活的居民,则像平时一样忙碌。

  “广州大学城是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期待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好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校区旁的一家餐馆,生意比平时更繁忙。15年前,小谷围岛农民吴兴洗脚上田,成为餐馆老板,见证了农田池塘变成高楼大厦的全过程。

  “大学城环境越来越好、设施更加完善,学习和学术氛围更浓了。”陆丽明正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实验室里忙着研究临床医学统计方法。博士毕业后,他回到广州大学城工作,受聘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已发表50多篇SCI论文。

  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创新核”

  “我看好广东的科研和创新环境,希望把我的核心技术、专利带回国,创造更多的专利发明。”大学城建成6年后,长期在国外工作的光电显示材料与技术领域专家周国富回到了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

  在大学城的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里,周国富带领团队在国内首次成功研制可用于显示彩色和视频图像的电子纸显示屏的彩色油墨关键材料,打破了国外垄断,掀起一场“屏幕革命”。

  对广东高等教育来说,广州大学城建成是一次近乎完美的扩容。

  手握办学空间和顶级资源后,广州大学城充分发挥集聚作用,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纷纷“加盟”,一大批高水平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争先落户。

  其中,不乏中山大学广州超算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这样的重量级“宝贝”。

  而扩容后的提质,让广东的高等教育真正实现内涵飞跃。

(责任编辑:admin)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机构介绍 | 报社动态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查询系统
Copyright©2014 http://w.99qd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深圳新闻网 企业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新闻均为转载,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对文章观点有异议或持有反对意见,请及时联系客服处理,谢谢!QQ:50173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