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欲强的父母,大多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6月20日,一位21岁女生控诉亲生母亲,上大学后必须每晚都和妈妈视频,没接到或者没回消息,她就会很生气,甚至破口大骂。
这位控制欲极强的妈妈让我想到了一部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这部被誉为台湾版“黑镜”的电视剧,改编自同名小说,用单元剧的形式讲了5个关于被成绩“绑架”的孩子,以及学不会“放手”的家长的故事。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妈妈的遥控器》和《茉莉的最后一天》两个故事。
妈,你到底要我死几次?
第一个故事,《妈妈的遥控器》
丈夫出轨、工作失意,事事都不顺心的陈淑丽,唯一的期盼就是读初三的儿子小伟。
但小伟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如意,为了能参加毕业旅行,还伪造了假的成绩单。陈淑丽发现后大发雷霆,不许儿子去参加毕业旅行。母子俩为此大吵一架。
不听话的儿子让妈妈十分头疼。
偶然间,妈妈得到了一个遥控器,只要按下它,父母就可以让孩子经历过的某一天重来。可以说,有了它,就等于掌握了孩子人生的进度条。
妈妈选择让小伟回到伪造成绩单的那天。
直到小伟选择将真实的成绩单交给妈妈,否则时间将一直在同一天循环。
遥控器的出现,让小伟陷进了一个不可摆脱的噩梦。
不听话?敢顶嘴?学习成绩上不去?倒带重来!
但凡妈妈对小伟有半点不满意,小伟就会一直卡在那个时间点无限循环。
被妈妈的遥控器控制的小伟,就像一个提线木偶,毫无自由和自我可言。
绝望的小伟试图通过自杀来终止一切,但就连自杀,妈妈都可以通过遥控器修正重来。
小伟崩溃着向妈妈大喊:“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妈妈冷静、决绝地回答说:“死到你选择活下去为止。”
然后,时间再次倒流。
多少伤害,都是以爱之名
《茉莉的最后一天》中的妈妈与小伟妈妈一样,都把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的命运捆绑在一起,把培养孩子成才当成自己人生的最大追求。
为了让两个女儿成才,完全可以凭留美硕士学历成为教授的林妈妈辞职做了全职家庭主妇。
她以爱和在乎为名,在家里装满监控,掌握两个女儿的一举一动。
在妈妈无时无刻的“关怀”下,大女儿茉莉成了“全优”学生。
然而有一天,他人眼中的“完美女儿”茉莉突然跳楼自杀了。
一边是痛失爱女的巨大悲痛,一边是如何都无法理解女儿自杀的原因。
妈妈决定,通过读取女儿尸体大脑皮层的瞬间记忆,来找出女儿自杀的真相。
在读取记忆的过程中,妈妈发现,自己似乎从来没有了解过女儿。
在茉莉的眼里,自己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让妈妈开心;
而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不是因为爱她:
强迫茉莉放弃写作的爱好、不准早恋、不能选自己喜欢的中文系。
茉莉取得了好成绩,不会得到表扬,只会被告知之所以有现在的成绩都是妈妈的功劳。
在妈妈长期的高压下,茉莉的坏情绪决堤了。
偷窃、自残成了她的解压方式。
每次考砸的时候,她都会在自己的手腕上留下伤痕。
茉莉也曾期待过有一天妈妈会发现自己的伤痕,会试着去了解、倾听自己的想法,“可能会跟我道歉说,‘茉莉,对不起,对不起。’”
但她终究没能在活着的时候等到这一天。
以爱为名的控制,到最后,却成了孩子命运里最深的伤害。
强势的父母 VS 绝望的孩子
也许一部分父母会说,影视作品都会夸大现实来起到警示作用。
但我要说的是,上面两部作品中虚构的只有科幻情节,现实中对子女有着近乎变态控制欲的父母,与苦不堪言的子女,并不少见。
还记得用“整个生命去对待儿子”的朱雨辰妈妈吗?
每天凌晨4点起来帮儿子熬梨汁,坚持了十年多
跟着儿子跑剧组,儿子在哪儿,她在哪儿
儿子发微博,她每条都抄在本子上
不让他接古装戏和武打戏,因为她不想看到儿子被别人打;
....
然而,对于朱雨辰来说,妈妈的这份“无微不至”、密不透风的爱,实在是压力太大了。
朱雨辰也并非没反抗过,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妈妈会用苦肉计,“我怎么这么没出息,儿子就这么离开我”。
也有受不了父母控制,与家里决裂的例子。去年初,北大留美高材生写万字长文数落父母,12年春节不归拉黑父母6年。
也许有人觉得这孩子太偏激了,但是于王猛而言,这些看似极端甚至无情的面前,是他成人后无声的对抗。
在那篇15000余字的长文中,记载了有数个他此生都难以放下的过来。
其实不是他心眼小,要揪着过去不释怀,而是由于过去培养了如今的本人。
就像新浪微博一位网友说的,小时候刻下的疤,长大后才知道有多丑。
心理学专家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中提出,界线,可以说是中国人最缺乏的概念之一。
父母不顾孩子的感受,自以为是的爱,如果没有和孩子分清界限,过多干涉,给孩子留下的重创绝不亚于暴力。
学会放手,给予孩子做自己的勇气
看到这里,相信每个家长的心情都很沉重。明明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怎么就成了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孩子之所以觉得压抑,是因为在家长面前,他们没有说“不”的权利。
父母总觉得自己是过来人,孩子年纪还小、想法也不成熟,自己的人生经验能够帮孩子少走很多弯路。
但孩子觉得,我已经长大了,我的想法应该被尊重、被听到。
儿童心理发展专家罗静老师说,父母把自己的欲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就会让孩子感到被“入侵”,出于个体存在的本能,孩子将会用壳“包裹并封闭”住内部那个自由自在自主的自己。因此,孩子也就变得屈从而缺乏鲜活的生命力。
长期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通常面对人际关系时会产生巨大的压力感,而且经常表现得自卑、无力,对他人有回避和不信任。
成年后的他们,更是容易陷入一种矛盾的境地,一方面觉得痛苦,但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凭什么委屈?
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批判谁,也不是为了说服谁。
只是想让已为父母的你,看完这篇文章后,能够问问孩子、也问问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因为教育这件事情,从来都不应该是家长单方面的灌输,而是应该在陪伴和守护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中写到的:“父母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若把顺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情,既让孩子童年贫瘠,又让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生命中最深厚的缘分,只在这渐行渐远中才趋于真实。”
文章的最后,一首纪伯伦的《致孩子》送给所有的家长,也送给所有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爱,但别把你的想法强加于他们,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愿所有的家长都能放平心态,少一些控制欲,多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进步与闪光点,让孩子在自信中成长。孩子比原来更好,这件事情比什么都重要。
相关图书推荐
《萤火谷的梦想家》
成长的路上,
一次鼓励胜过千千万万遍为你好!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艾莉森·麦吉
六年打磨温情励志获奖小说
《哈利·波特》译者马爱农翻译
(责任编辑:44a6451cc715eb)